制粒機易損件磨損原因分析及維護
2018-08-15 來自: 肇慶市牧研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172
在顆粒飼料生產過程中,如果用戶沒有正確的制粒機操作,那毫無疑問會影響制粒機的使用壽命。如何能更好地避免飼料制粒機易損件的磨損呢,下面就制粒機易損件發生磨損原因分析及維護方法
一、原料粒度
因為原料粉碎細度決定著顆粒飼料組成的表面積,粒度越細,表面積越大,物料吸收蒸汽中的水分就越快,調質與顆粒成形就相對容易;粒度過粗,增加壓模磨損,增大能耗,生產率下降。飼料機械廠家的要求是原料粉碎后的粒度全部通過8目篩面,但25目篩上物不得大于35%,粗纖維含量高的物料需要在制粒過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油脂,減少物料與環模間的摩擦力,并且成形后的飼料顆粒外觀光滑。
二、原料雜質清理
物料中如果含鐵雜質過多,造成壓模磨損加快,這一點應引起制粒機操作人員的注意,所以,原料加工之前的清雜工作很重要。
三、添加蒸汽
物料制粒過程中添加蒸汽,有利于物料軟化,起到潤滑作用,進而減輕物料對機器的磨損,提高產量。一般壓力高低隨壓制物料品種的變化而變化,添加蒸汽后應使物料含水率達到16% ~17% ,而物料調質后的溫度控制在78~87~C為最佳。
四、環模和壓輥之間的間隙
喂料器不合理的安裝角度會導致環模和壓輥之間物料分布不均,久而久之導致環模和壓輥之間磨損分布不均。間隙過小,加劇環模與壓輥表面的磨損,特別是在設備啟動和停止時的空運轉期間,這種磨損作用更強烈,環模與壓輥的間隙以0.2~0.4mm為最佳,壓制小直徑飼料或更換新環模時取小值。
五、維護方法
1.新環模每次使用后都需要沖洗,連沖15—20次后,不再沖洗。
2.顆粒飼料機要按說明使用配套動力。過小,產量低、效果差;過大,浪費電能,加速機器磨損,縮短使用壽命。
3.每加工1000kg顆粒飼料后,模盤需要反面使用,避免縮短使用壽命。
4.經常清潔設備外表上浮塵及污物,并定期加注潤滑油確保顆粒機在良好的潤滑狀態下工作。
5.經常清除環模套腔內的殘存物料。
6.每班生產前在兩滾輪偏心軸上注油標內注充潤滑油。
7.定期檢查環模、壓輥、切刀、槳葉、傳動帶等易磨損件,并及時進行調整或更換,確保顆粒機正常有效工作。
8.壓輪與傳動部分的維護與保養。每隔2—5個工作日,必須清洗一次軸承,按說明書要求加注耐高溫油脂。主軸每隔一個月清洗加油一次,齒輪箱間隔半年就要進行清洗保養,傳動部分的螺釘緊固更換應隨時進行。壓輪磨損后,可以更換壓輪皮帶或更換成套壓輪;發現軸承松動、抱死,應更換軸承或連軸一起換掉。環模顆粒機的環模老化、磨損、受傷后,換上新件即可。
9.班前檢查制粒室內各螺栓,看螺栓和刮刀有無松動現象。
10.開車前應檢查各壓輥與環模間隙,并合理調整,保證輥與環模間隙。
11.班前嚴格檢查切刀與環模間距離,保證不小于3mm。
l2.隨時檢查機器各部位有無漏油現象。